跨入“十三五”,國家進入新常態攻堅發展的新時期,建筑行業同樣進入整合資源、規范升級的洗牌階段。
從全國看——我國在總體上仍然處于發展的戰略機遇期,韌性、空間、動力在客觀上仍然具有支撐經濟增長實現中高速的基本潛力和條件。十八大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逐步落地生效,必將有力地、明顯地釋放經濟內在增長動力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,經濟增長將呈現逐步企穩、小幅回升態勢。國家“一帶一路”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海綿城市建設、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要戰略逐步細化,為建筑業開辟了新的市場。
從省內看——“十三五”期間,山東將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,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和自貿區戰略、全面融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,形成開放型經濟新優勢。濟南著力“打造四個中心”規劃,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金融中心、中央商務區;淄博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,主城區啟動學校、醫院、道路等一批重點公共設施和高端服務業項目建設;青島向國家中心城市、東北亞航運中心、國際海洋文化名城不斷邁進,創新發展西海岸新區,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、海洋經濟集聚區,推進城市微循環立體交通網絡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。未來五年,全省加快城市綜合管廊建設步伐,計劃建成地下綜合管廊800公里以上,濟南作為國家海綿城市試點,為建筑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。新型城鎮化的穩步推進加快了城鎮和工礦區老舊小區改造步伐,“十三五”期間計劃完成180萬戶棚戶區改造任務,2016年開工保障性住房49.3萬套,基本建成22.5萬套,新建、改擴建學校1500所。
從行業看——建筑業轉型的方向是明確的。中國經濟社會和建筑業自身發展階段,要求建筑業必須走上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的發展道路,建筑產業化、綠色建筑、EPC等是行業轉型的方向,主管部門明確了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、建筑產業化工人隊伍、市場機制等方面的改革舉措。行業良性發展的秩序慢慢形成。住建部下大力氣整頓行業發展秩序,統一、開放的建筑市場環境逐步形成。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作為全面推動建筑業深化改革、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,對于建筑行業不規范行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重要作用,“工匠精神”正逐步回歸。企業能力建設的重要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在新常態下,建筑業粗放型發展模式勢微,企業在人才、管理、資金和品牌等方面的實力成為競爭獲勝的關鍵。地下管廊建設為建筑業發展打開了新的突破口。地下管廊建設總造價每公里1.2 億元,其中廊體投資約8000 萬元,管線約4000萬元,按目前城鎮化發展速度,未來預計每年可產生超萬億元的投資,具備較強技術實力和投融資能力的建筑企業將直接受益。PPP項目為行業帶來發展新機遇。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在基礎設施、公用事業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合作的模式,為企業承攬業務創造了渠道,對于我們建筑企業來說,如何搶占先機“分一杯羹”,成為當務之急。
種種利好信息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。同時,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,相對于過去十年的高速發展和擴張,未來市場縮量、經濟增速放緩、新常態帶來的轉型“陣痛”、房地產市場各項指標保持低位運行的現狀依然存在。我們既要抓住形勢、政策帶來的機遇,又要充分估計、積極應對好困難和挑戰,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。
? ? ? 今后的五年,面對改革創新、轉型升級的重大契機和穩定增長、均衡發展的緊迫任務,我們提出了以下總的工作指導思想:四大板塊,強項更強,補齊短板,做強做優;把每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出來,形成強大合力,優勢互補,互為支撐,鞏固“十二五”成果,建百年工程,創百年品牌,做一家受社會尊重的企業。
開發商直接發售 價格至抵
報名官方展廳優惠活動
*信息已加密處理,請放心填寫